低体温症是指人体中心体温低于35°C的状态,通常是由于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寒冷损伤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并且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导致体温出现下降的情况,从而引起低体温症。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增添衣物,或者适当喝温热水进行改善。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服用过量的退热药物,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低体温症。建议患者及时停止服用药物,可以适当喝温热水促进药物代谢,缓解不适症状。
3、寒冷损伤综合征
寒冷损伤综合征是由于寒冷导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体温降低、皮肤硬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等药物进行治疗。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体温降低、畏寒、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体温降低、色素沉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化可的松片、醋酸氢化可的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