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针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是使用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针刺手法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在中医理论中,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等功效。
相关穴位:
1、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
4、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5、风池穴: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6、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7、风门穴: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第三胸椎棘突下。
8、大椎穴:在颈后区,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9、肺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10、脾俞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1、胃俞穴: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12、肝俞穴: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13、肾俞穴:在背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14、百会穴:在头部,当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15、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另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艾灸风池穴、大椎穴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