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糖尿病心理指导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压力管理训练等方法进行心理指导和管理。如果情绪问题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营养咨询、体力活动增加以及戒烟等健康教育,旨在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控制血糖水平。此措施有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及降低心血管风险,从而缓解由肥胖导致的高血糖状态。
2.心理行为疗法
心理行为疗法通常由专业心理医生引导患者调整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涉及面谈、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此方法着眼于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方式,可促进个体适应并应对自身存在的代谢紊乱问题。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医师执行,在安静私密环境中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疗程一般为数周至数月不等。此疗法侧重于帮助病人识别并挑战不合理想法,目标是减少因错误观念而加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所诱发的饮食失调现象。
4.压力管理训练
压力管理训练通常由心理咨询师组织团体讨论会或个别辅导会等形式开展,旨在教导参与者有效应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压力源。研究显示良好压力管理技巧能降低因长期应激反应造成的皮质醇水平升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皮质醇通过影响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上调肝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表达,进一步增强肝脏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能力,促进甘油三酯合成;同时也能促使肌肉细胞外脂联素分泌增多,其可通过抑制内脏脂肪积累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等方式发挥作用。
面对糖尿病引发的心理压力,建议采取积极的心态管理策略,如冥想、深呼吸练习等,以辅助心理健康。
66
2024-01-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