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完血后皮肤下有淤血,可以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多考虑是操作不当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过敏、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操作不当
抽血时使用的针头比较粗,抽血后可能会出现皮下有淤血的情况。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吸收。
2、过敏
如果患者对抽血时使用的针头过敏,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等症状。此时可以立即告知医生,并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还可以使用毛巾局部冰敷,能够促进毛细血管收缩,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3、凝血功能障碍
若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抽血后可能会出现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等原因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