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骨折四个月又肿了,可能是过度劳累、局部感染、骨折移位等原因引起,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1、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脚趾骨折后恢复期间,没有注意休息,经常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过度劳累,引起骨折部位肿胀。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适当抬高患肢,也可以进行局部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
2、局部感染
如果患者脚趾骨折后,没有注意局部护理,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反应,使炎性物质刺激局部软组织,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发展。
3、骨折移位
如果患者在脚趾骨折后,没有及时进行复位治疗,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发生移位,使局部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骨折移位比较轻,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骨折移位比较严重,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同时还要进行内固定,术后要注意局部护理,避免发生感染。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骨髓炎、骨肿瘤等原因导致,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对因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