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可侵犯周围神经,也可侵犯神经的各个部位,导致皮肤损害及肢体畸形。
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麻风病患者以及麻风病的密切接触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麻风病患者的皮肤损害以及神经损伤,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导致病原菌侵入,从而增加麻风病的感染风险。麻风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损害,可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斑块等,还可出现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感等,也可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无力、僵硬等。如果侵犯神经,还可导致神经损伤,导致肢体出现畸形,甚至是瘫痪等。
建议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以免造成传染。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