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都高,可能是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汁酸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功能不完善,引起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
2、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光疗、补充白蛋白等方式进行治疗。
3、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是指由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感染肝脏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
4、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胆道闭锁,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瘙痒、腹痛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手术治疗,如肝门空肠吻合术、肝移植术等。
5、先天性胆汁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胆汁酸代谢障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胆汁酸代谢障碍,导致体内胆汁酸水平升高,可能会引起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发现新生儿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