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直肠脱垂内脱一般不可以自愈,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直肠脱垂是一种肛管,直肠从肛门脱垂向外翻出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合理、先天解剖因素、长期腹内压力过大等原因所致,多见于幼儿群体以及多次生育的中老年女性群体。临床上起病缓慢,患者早期一般无典型症状,可能会在排便时出现肛门下坠感或排便不净感等症状,如果直肠脱垂后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发展,肿胀会发生炎症。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常感觉大便未用尽、肛门内有黏液流出、便血、肛门隆起而且在匆忙中有时伴有腹部疼痛、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体积增大或会阴部酸痛不适。一般情况下,小儿直肠脱垂内脱不可以自愈,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肛门失禁、便秘、肛门狭窄等症状,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
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法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复位后需要用石蜡油或者大便润滑剂将其擦干,并且要注意局部卫生清洁,避免发生感染。对于症状严重的小儿,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等。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小儿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玉米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