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并产生针对布氏杆菌的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进而引发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感染初期,可能伴有出汗和食欲减退。发热还可能伴随乏力、嗜睡等症状。
2.头痛
由于炎症因子刺激脑膜,可能会诱发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头痛的症状发生。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钝痛感,有时可放射至颈部或肩部,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3.关节痛
当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会在关节腔内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刺激关节内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导致关节痛的发生。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多发性,常见于大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等,疼痛程度不一,有时伴有局部红肿和活动受限。
4.肌肉疼痛
布氏杆菌通过血液传播扩散到全身各处,此时会导致肌纤维受到一定的损伤,从而引起肌肉疼痛的现象发生。肌肉疼痛通常为全身性,但也可能是局部性的,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休息后无明显缓解。
5.睾丸肿胀
布氏杆菌可通过血流播散的方式侵犯生殖系统的淋巴结和组织器官,导致睾丸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和水肿。睾丸肿胀是布氏杆菌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通常为单侧肿大,可伴有阴囊皮肤红斑、发热、尿道烧灼感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查以及特定的布氏杆菌检测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等。在确诊或疑似患有布氏杆菌病时,应避免接触家畜及其排泄物,以减少感染风险。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