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并产生针对布氏杆菌的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进而引发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伴有出汗和全身不适感。发热还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2.关节痛
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疼痛。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即一个关节疼痛后又转移到另一个关节,常见于大关节如肩、膝、腕等处。
3.睾丸肿胀
当布氏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生殖系统时,会导致睾丸局部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睾丸肿胀的现象。这种肿胀通常是对称性的,且可能伴有阴囊皮肤红斑、水肿等症状。
4.头痛
布氏杆菌病可累及神经系统,此时可能会诱发脑膜炎,使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头痛的症状。头痛一般位于额头或两侧太阳穴区域,有时可呈搏动性痛,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
5.脓肿形成
脓肿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当布氏杆菌进入体内后,机体免疫细胞会对其进行清除,但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会进一步损伤周围的组织,导致坏死液化而形成脓肿。脓肿通常发生在淋巴结、肝、脾等器官附近,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以及波动感的情况。
针对布氏杆菌病,可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多西环素、利福平等。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还要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