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底部疼痛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治疗,多考虑是过度劳累引起的,也可能与外伤、跟腱炎、骨质增生、骨刺等原因有关。
1、过度劳累
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出现酸胀、疼痛等症状。一般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2、外伤
如果脚后跟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能够抑制毛细血管扩张,缓解疼痛,48小时后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除肿胀。
3、跟腱炎
如果长期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跟腱部位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疼痛、僵硬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针灸、推拿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4、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一般是由于关节退变、劳损等原因引起的。如果骨质增生发生在脚后跟,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
5、骨刺
骨刺是一种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一般是由于关节退变、劳损等原因引起的。如果骨刺发生在脚后跟,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微波理疗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