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肝病一般是指肝脏活动性病变,肝脏活动性病变是指肝脏在检查时出现异常,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主要作用是分泌胆汁,参与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质的代谢。当肝脏受到损伤时,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等不适的症状。活动性肝病通常是指肝脏在检查时出现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的药物来治疗,还可遵医嘱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来治疗。
服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