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值范围一般是(100-300)×10^9/L,血小板400×10^9/L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属于血小板增多的情况,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导致的,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1、生理因素
如果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可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此时会出现血小板增多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血小板的数值会逐渐恢复正常。
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病因可能与染色体改变、电离辐射、化学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增多、贫血、发热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进行治疗,也可进行放射治疗。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可能与基因突变、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增多、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羟基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可能性疾病,如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可积极就医系统检查,明确诊断检查后,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