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气血的中药一般有党参、黄芪、白术等,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1、党参
党参为伞形科植物党参的根,其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口渴乏力、肺虚喘咳等症状,所以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党参进行调理。
2、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血亏虚、脾气虚证等症状,所以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黄芪进行调理。
3、白术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脾虚饮停、痰饮等症状,所以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白术进行调理。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使用当归、红枣等中药。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另外,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