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经期将近一个月经血是褐色的,可能是由于排卵期出血、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等原因导致的。
1、排卵期出血
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在28~30天,在月经来潮前的14天为排卵日,排卵日前后4~5天为排卵期。在排卵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部分女性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的情况,血液通常呈褐色,这种情况一般出血量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即可。
2、内分泌失调
如果女性经常熬夜、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导致出现月经期将近一个月经血是褐色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放松心情,避免长时间熬夜,多注意休息,可以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和晒太阳。
3、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指细菌突破宫颈的防御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月经期间,患者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子宫内膜也会有一定损伤,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等情况,导致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局部清洁。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