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凝常规检测什么的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凝常规检测通常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测定。这些项目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是否正常。建议进行上述检测以评估出血或凝血障碍风险时,应前往血液科或相应科室进行检查。
1.血小板计数
通过测量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来评估患者的止血能力。通常采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或手工目测法对无溶血的静脉血样进行检测。
2.凝血酶原时间
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用于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诊断。采血后将血液与钙离子和激活剂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
3.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有无障碍及其完整性。需取受检者肘正中静脉血,使用特定仪器进行检测。
4.纤维蛋白原水平
可以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状态及纤溶活性。一般采取空腹抽血,通过化学方法检测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5.D-二聚体测定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其浓度增高表明继发性纤溶抑制被解除。常采用胶乳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选取静脉血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以免食物影响结果准确性。建议避免剧烈运动至少4小时,以减少肌肉损伤导致的出血风险。
66
2024-01-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