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拔牙为什么打肾上腺素

郭武城 口腔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拔牙时注射肾上腺素是为了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预防术后出血,通常在深龋或残根拔除时使用。对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出血倾向、过敏反应、感染控制等特殊情况,应谨慎使用肾上腺素,必要时调整剂量或采取替代措施。
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
肾上腺素能够通过激动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而收缩血管、提高血压。这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出血。例如,在拔除智齿时,为了防止大量出血,可能需要注射肾上腺素以收缩局部血管。
2.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当其分泌不足时会导致身体对压力的反应减弱,包括收缩外周血管。对于肾上腺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在进行任何侵入性操作前都需要评估并补充适当的剂量。
3.出血倾向
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从而引起术后出血。术前应与患者沟通并评估其出血风险,必要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4.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肾上腺素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出现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使用前需做皮试以排除过敏可能性,并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
5.感染控制
肾上腺素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生长,预防伤口感染。因此,在拔牙过程中使用微量的肾上腺素溶液可起到局部消毒效果。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受损的软组织。
2024-04-11 浏览52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