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上肢肌肉萎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上肢肌肉萎缩可能是由神经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肌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源性肌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肌肉功能障碍,当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大脑不能向肌肉发送信号,从而导致肌肉逐渐萎缩。神经修复疗法如针灸、电刺激等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功能,改善肌肉萎缩。
2.废用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是指长期不使用或缺乏活动导致的肌肉萎缩。这种萎缩通常是因为长时间不动造成的肌肉纤维减少。物理治疗如渐进式抗阻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预防进一步萎缩。
3.肌炎
肌炎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肌肉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肌肉变薄和无力。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常用于控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状态。
4.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肢体进行性迟缓性瘫痪,严重者可有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肌酶谱检测以及肌肉活检等以评估病情进展。针对不同病因,康复训练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语言疗法。
66
2024-01-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