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出血倾向、血尿、栓塞、休克。由于该疾病涉及全身多系统,病情危急,建议立即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发热
由于感染、创伤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这些因素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中后期,但也可作为早期征兆之一。患者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不适感。
2.出血倾向
出血倾向主要是因为凝血因子被消耗过多,导致血液凝固障碍。出血倾向可能表现为轻微的皮肤瘀斑或严重的内脏器官出血。
3.血尿
血尿是由于微血管破裂引起的,当凝血功能受损时,会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血尿通常为全程肉眼可见,但也可能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首发症状。
4.栓塞
栓塞的发生是因为微血栓形成后随着血液循环移动并阻塞远端血管。栓塞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或坏死,如肺栓塞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5.休克
休克通常由严重感染或低血压引起,此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休克的表现包括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快而弱以及意识改变。
针对上述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DIC全套、纤维蛋白原测定等相关检查以评估凝血功能。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等药物。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风险,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出血,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66
2024-02-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