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体温调节紊乱的区别诊断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体温调节紊乱一般是指体温调节障碍。体温调节障碍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从而引起身体不适的一种疾病。体温调节障碍一般可以通过症状、病因、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诊断。

1、症状

体温调节障碍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畏寒等症状,体温甚至会超过40°C。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可能是体温调节障碍引起的。

2、病因

体温调节障碍可能是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比如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从而出现体温调节障碍的情况。

3、治疗

如果是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添衣物,也可以多喝温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预后

如果患者症状比较轻微,并且及时进行治疗,一般预后比较好。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预后较差,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生命。

5、其他

如果是老年体弱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比较低,也可能会出现体温调节紊乱的情况,但一般症状比较轻微,多为低热,并且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比较好。如果是儿童出现体温调节紊乱的情况,可能是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导致的,预后通常比较差。

如果患者出现体温调节障碍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1-07-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