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可采取颅内压控制、抗纤溶治疗、抗高血压治疗、脑血管造影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颅内压控制
颅内压控制包括维持正常血压、限制液体摄入及使用降颅内压药物如等方法来降低颅内压力。颅内高压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常见并发症,过度的压力会加重损伤并促进再出血。通过降低颅内压,可减轻脑水肿、预防进一步损害。
2.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治疗通常采用氨甲苯酸注射液、注射用血凝酶等止血药进行治疗。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由于血液刺激,易导致再次出血。抗纤溶治疗有助于稳定受损血管壁,减少再出血风险。
3.抗高血压治疗
抗高血压治疗涉及监测并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常用药物有硝普钠、尼卡地平等。高血压本身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之一,过高的血压会导致已破裂动脉瘤再度破裂出血。通过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降低此类事件发生概率。
4.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检查,在X光监控下将特制定位剂引入颅内血管系统进行影像评估;可能需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至颈总动脉处进行操作。该技术主要用于诊断颅内异常血管结构及寻找出血源。对于某些类型的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言,找到确切出血点对后续管理至关重要。
5.去骨瓣减压术
去骨瓣减压术是在全麻下切除一块颅骨以减轻大脑内部压力的一种手术方式。此手术旨在缓解由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脑水肿所造成的颅内高压状态。减轻压力可以防止进一步神经功能损害,并促进恢复。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的关键。此外,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颅内压,遵循医嘱调整饮食习惯,保证充足休息,有利于病情恢复。
66
2024-03-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推荐文章 健康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