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一般指的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该疾病可能是由于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消耗过多、遗传因素、继发于其他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
1、摄入不足
长期挑食、偏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患者无法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能量,从而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的方式进行改善,可适量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
2、消化吸收障碍
如果患者存在消化吸收障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机体无法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从而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物进行治疗。
3、消耗过多
如果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消耗过多,从而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建议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
4、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一般是指基因的突变,通常会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心肌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促生长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5、继发于其他疾病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胃炎、恶性肿瘤等,可能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障碍,从而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降糖治疗。对于慢性胃炎的患者,则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药物进行抑酸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偏食、挑食,以免引起营养不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