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球菌感染
由于链球菌感染后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通透性增加,蛋白丢失。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肾小管损伤
肾小管损伤会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影响肾脏对水分和电解质的重吸收,进而引起少尿的症状。针对肾小管损伤,可以遵医嘱使用、氢等利尿剂促进排尿。
3.肾间质炎症
肾间质炎症时,肾间质内的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可压迫肾小管周围的小动脉,减少肾血流量,从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对于肾间质炎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药物缓解不适。
4.肾血管痉挛
肾血管痉挛会引起肾血流量下降,当肾血流量低于50%正常值时,就会出现肾缺血、肾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情况,进一步导致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起少尿。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硝普纳、尼卡地平等扩血管药物扩张外周动脉,改善血液循环。
5.肾水肿
肾水肿是因为肾小球过滤功能减退,导致体内液体潴留,从而使肾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包括肾盂和输尿管,进而影响尿液排出。对于肾水肿,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饮食方面宜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