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周围性面瘫中医治疗方法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按摩、中药外敷、艾灸等,能够使疾病得到改善。

1、针灸

周围性面瘫可能跟面部神经受到损伤有关,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针灸太阳穴、地仓穴、颊车穴等穴位,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上述症状。

2、中药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牵正散、黄芪桂枝五物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起到通经活络、益气养血的效果,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按摩

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缓解,可以按摩地仓穴、颊车穴等穴位,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4、中药外敷

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大黄、芒硝等中药进行外敷治疗,从而起到通便、活血的作用,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5、艾灸

艾灸主要是通过艾灸穴位的方式来改善周围性面瘫,可以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效果,可以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引起的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通过耳针、穴位注射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1-08-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