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按摩、中药外敷、艾灸等,能够使疾病得到改善。
1、针灸
周围性面瘫可能跟面部神经受到损伤有关,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针灸太阳穴、地仓穴、颊车穴等穴位,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上述症状。
2、中药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牵正散、黄芪桂枝五物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起到通经活络、益气养血的效果,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按摩
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缓解,可以按摩地仓穴、颊车穴等穴位,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4、中药外敷
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大黄、芒硝等中药进行外敷治疗,从而起到通便、活血的作用,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5、艾灸
艾灸主要是通过艾灸穴位的方式来改善周围性面瘫,可以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效果,可以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引起的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通过耳针、穴位注射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