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黄疸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可以考虑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清热解毒汤、健脾利湿方等治疗方案。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此方剂通过清泄湿热来消除黄疸。黄疸是由于湿热蕴结于脾胃,导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故用茵陈蒿汤可有效缓解症状。
2.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本方重用龙胆草为君药,取其大苦大寒之性,以清泻肝胆实火;配伍黄芩、栀子增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佐以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使湿热从下焦而去。
3.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由柴胡、枳壳、芍药、香附、川芎、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作用。该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情志抑郁、乳房胀痛等症状。黄疸病位在肝胆,可能因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因此选用柴胡疏肝散可辅助改善相关不适。
4.清热解毒汤
清热解毒汤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该方剂适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旨在清除体内湿热邪气,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方中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蒲公英、板蓝根则能消炎利胆,共同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5.健脾利湿方
健脾利湿方包括茯苓、白术、党参、薏苡仁等药材,能够健脾祛湿。该方剂可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致的黄疸,旨在调和脾胃,化湿利水。其中茯苓、白术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党参可补脾气,薏苡仁则能渗湿利水,四者合用可加强健脾利湿的效果。
在接受上述传统中医药物治疗时,应确保无药物过敏史,并按医嘱服用。此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及充足休息,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66
2024-03-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