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低渗性脱水易致循环衰竭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低渗性脱水易致循环衰竭可能是因为血钠浓度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素-醛固酮-肾小管重吸收机制失衡、细胞水肿等病理生理变化导致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机体调节失衡,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循环功能障碍。
1.血钠浓度降低
当机体处于低渗性脱水状态时,由于摄入水分不足或者丢失过多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是维持细胞内外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成分,其浓度下降会导致细胞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引起细胞内液体向细胞外流动,从而导致细胞肿胀和功能障碍。
2.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低渗性脱水状态下,体内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前部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保留水分。抗利尿激素通过提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来减少尿量,进而增加血容量和血压,进一步加重循环负荷。
3.肾素-醛固酮-肾小管重吸收机制失衡
低渗性脱水状态下,肾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促进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和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这进一步加剧了体液的稀释和脱水。为了纠正低钠血症,肾脏会分泌醛固酮以增加钠离子的重吸收,但同时也增加了氯化物的重吸收,导致低钠血症和高氯血症共存。
4.细胞水肿
低渗性脱水状态下,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细胞内的溶质浓度相对较高,从而使细胞内的水分向细胞外流动,导致细胞水肿。细胞水肿可能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特别是钠离子浓度,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低钠血症。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补充电解质,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
66
2024-03-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