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肤黄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新生儿黄疸、缺铁性贫血、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会出现皮肤黄染的症状,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到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吃奶情况即可。
2、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能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进行光疗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3、缺铁性贫血
如果新生儿体内缺乏铁元素,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红蛋白生成减少,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出现皮肤黄染、食欲减退、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硫酸亚铁糖浆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比如猪肝、菠菜等。
4、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从而出现皮肤黄染、食欲减退、厌油腻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维生素K3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可能是胆管胚胎发育障碍、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可能会导致胆汁无法排出,从而引起皮肤黄染、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肝门空肠吻合术、肝移植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吃奶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