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孩子为什么难入睡?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孩子难入睡可能是由于缺钙、睡前兴奋、睡眠障碍、焦虑或抑郁等病因导致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孩子的入睡。建议家长关注孩子日常饮食,确保其摄入足够的钙质,并在睡前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放松。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困难,家长应考虑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儿科医生。
1.缺钙
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较快,对钙质的需求量较大。若摄入不足导致血钙浓度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补钙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牙齿发育,同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建议适当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进行补钙治疗。
2.睡前兴奋
睡前过于兴奋会导致大脑皮层持续处于活跃状态,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睡前应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观看刺激性的视频或书籍,以免加重失眠的症状。
3.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异常或睡眠质异常引起的病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理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睡眠模式紊乱,进而影响入睡困难。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思维模式。此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指导,通常需数周时间完成。
4.焦虑
焦虑症患者由于长期存在过度担忧、紧张不安的情绪,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入睡困难的现象发生。抗焦虑药物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平衡来缓解焦虑情绪。例如氟西汀、舍曲林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焦虑症状。
5.抑郁
抑郁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下降,导致神经递质失衡,引起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等症状。抗抑郁药能有效提高脑内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相关症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之一,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针对儿童入睡困难的问题,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可乐等,以减少晚上兴奋的可能性。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消耗能量,但睡前不宜进行剧烈活动。另外,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66
2025-04-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