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溶血反应临床表现

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贫血、黄疸、发热、脾肿大、尿色加深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1.贫血
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会导致贫血。其发生是由于免疫介导的破坏红细胞导致其寿命缩短。贫血患者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水平,因此会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2.黄疸
当红细胞被破坏的速度超过了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时,就会出现黄疸。这是由于溶血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超出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能力所致。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等部位发黄,尿液颜色深黄,粪便颜色浅白。
3.发热
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释放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溶血反应时,红细胞破裂会释放出含铁血黄素微粒,这些微粒作为异物可致机体产生免疫应激反应,进而引发发热。患者可能出现畏寒、出汗不畅、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4.脾肿大
溶血反应时,巨核细胞增生活跃,为红细胞提供营养支持,此时脾脏为了更好的储存血液而增大。可能伴随左上腹不适或疼痛,严重者可能导致脾梗死。
5.尿色加深
溶血反应时,红细胞破坏会产生大量的含铁血黄素,经过肾脏代谢后排泄,使得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胆红素,所以尿色加深。通常表现为尿液呈浓茶样或酱油色。
针对溶血反应的症状,可以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涂片镜检以及血生化检查等。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溶血风险。
66
2024-02-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