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憋不住尿是什么病的前兆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憋不住尿可能是膀胱炎、尿道炎、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的前兆。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尿液控制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尿失禁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细菌入侵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和尿急。此时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2.尿道炎
尿道炎通常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感染引起,可使尿道黏膜出现炎症,炎症因子刺激尿道黏膜,进而诱发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的症状,可能伴随尿失禁。其病因不明确,涉及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肌功能异常以及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异常等。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通过提肛运动改善症状,也可以配合生物反馈疗法等方式来帮助恢复。
4.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腺体组织逐渐增大所引起的疾病,压迫后尿道造成排尿阻力增加,从而引起尿频、尿不尽、尿滴沥、尿线变细、尿潴留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那雄胺片、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5.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跑步等),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这主要是因为骨盆肌肉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流出。患者可以通过盆底肌训练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张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频率。建议每天进行多次收缩-放松运动,每次持续数秒钟至数十秒不等。
针对憋不住尿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例如尿常规、尿流动力学检测、超声波检查等,以便进一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4-01-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