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在心腔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高热,可能伴有寒战和出汗。
2.心脏杂音
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瓣膜受损,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出现异常声音,形成杂音。杂音通常出现在心脏的心房或心室之间连接处,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
3.头痛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能存在脑血管栓塞的情况,此时可能会诱发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剧烈头痛的症状。疼痛位置多变,可为钝痛、搏动样痛等,严重程度不一。
4.疲劳
当心内膜受到感染时,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影响血液供应。长期如此就会使身体处于缺氧的状态中,进而引发乏力的现象发生。这种症状可能伴随全身不适感,日常活动后尤为明显。
5.脾肿大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以及病菌等异物。当患有心内膜炎时,由于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使得脾脏充血水肿,继而导致脾脏体积增大。脾肿大的常见体征包括左上腹部肿块,有时伴有压痛或触痛。
针对心内膜炎的诊断,可以进行超声心动图、血培养等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感染迹象。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等。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共用的剃须刀或牙刷,以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