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凹陷性瘢痕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凹陷性瘢痕是皮肤组织受到损伤后,由于胶原蛋白缺失和皮下组织萎缩导致皮肤表面出现凹陷的长期存在的一种皮肤状况。
凹陷性瘢痕形成于真皮层下方,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毛细血管破裂、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不完全所致。这些受损区域可能因为纤维化而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出现凹陷。凹陷性瘢痕通常表现为平坦或略微凹陷于皮肤表面的小坑状痕迹,可能伴有色素沉着或异常生长。这些瘢痕可能不会引起疼痛,但可能影响外观并造成心理压力。
诊断凹陷性瘢痕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临床观察、触诊以评估皮肤表面的平整度,必要时可借助超声波成像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无创技术进行进一步评估。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积雪草苷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以及激光疗法如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脉冲染料激光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考虑瘢痕严重程度和个人皮肤反应。
患者应避免搔抓凹陷性瘢痕以防感染或加重损伤,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习惯,定期使用温和的洁肤产品清洁患部。
66
2024-02-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