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凹陷性瘢痕

刘厚君 皮肤性病科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凹陷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出现的低于周围正常皮肤的凹陷性疤痕。
当皮肤受到外伤或炎症刺激时,胶原蛋白会分解并被吸收,导致皮肤组织缺失。此时,身体会产生纤维细胞来填补空缺,但这些新生的纤维可能排列不规则,形成不平整的表面,从而形成凹陷性瘢痕。患者可能会注意到受伤部位有明显的凹陷,触摸时感觉较硬且与周围皮肤不同平滑。此外,凹陷性瘢痕还可能导致局部皮肤颜色改变,如变深或变浅,以及对温度变化敏感等不适感。
医生通常会对患者的受损区域进行肉眼观察,有时还会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以更清晰地查看皮肤状况。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活检,通过取下一小块皮肤样本,在实验室分析其结构和成分,以确定是否存在凹陷性瘢痕。对于轻度的凹陷性瘢痕,可以尝试使用硅凝胶贴片进行治疗,这种贴片能够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减少瘢痕的形成。而对于严重的凹陷性瘢痕,则可能需要考虑激光疗法或手术切除。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摩擦或压迫受损皮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洁伤口,有助于预防凹陷性瘢痕的发生。同时,注意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和E,有助于促进皮肤修复和愈合。
66
2024-08-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