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甲巯咪唑对肾的副作用

邓洪容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甲巯咪唑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药物性肾病等肾脏副作用,同时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
1.肾功能损害
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而影响肾脏代谢,导致肾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尿量改变、水肿等,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2.药物性肾病
甲巯咪唑可能引起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攻击肾脏,引发炎症和损伤。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慢性肾衰竭。
3.血小板减少症
甲巯咪唑可能会干扰巨核细胞的分化和成熟,间接影响血小板生成。易出现出血倾向,严重者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
4.中性粒细胞减少
甲巯咪唑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抑制中性粒细胞生成。会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5.肝功能异常
甲巯咪唑可以引起肝脏胆汁分泌增多,导致肝细胞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长期可致肝硬化。
服用甲巯咪唑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液学指标,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副作用。
66
2024-03-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