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脸色发黑发红是什么原因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脸色发黑发红可能是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肝硬化、慢性肾衰竭、血卟啉病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促进黑色素代谢的作用,当其分泌不足时会导致色素沉着,从而引起面色发黑。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还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因此也可能会导致面部潮红。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例如口服氢化可的松、注射氟氢可的松等,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激素。
2.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铁利用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体内铁储备减少,影响了血红蛋白合成,进而导致贫血的发生,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常见表现之一,同时也会伴随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若贫血程度加重,血液中的还原型血红蛋白数量进一步下降,此时高铁血红蛋白的数量相对增多,在氧化剂作用下高铁血红蛋白转变为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皮肤内,就会使患者的肤色呈现不同程度的苍黄或青紫色。对于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如服用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肝硬化
肝硬化晚期肝脏受损严重,无法正常发挥解毒功能,导致雌激素灭活减少,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进而表现为脸色发黑。另外,肝硬化晚期常伴有门脉高压,会引起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破裂,从而出现脸色发红的情况。肝硬化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保肝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来改善病情。
4.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会导致肾脏排毒能力下降,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不能及时排出,这些物质会在体内积累并干扰黑色素的代谢过程,从而使皮肤变黑。同时,慢性肾衰竭还会引起尿液排泄不畅,导致颜面部位毛细血管充盈,从而出现脸红的现象。慢性肾衰竭的治疗通常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手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液体潴留。
5.血卟啉病
血卟啉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疾病,由于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酶的缺陷,导致血红素分解产物积聚而抑制胆硷乙酰转移酶活性,阻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造成周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起肌肉收缩无力,进而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急性发作期需遵医嘱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注射液,重症者可给予甲泼尼龙注射液、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针对脸色发黑发红的症状,建议患者进行内分泌检查、铁代谢指标检测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排除潜在的内分泌紊乱或其他相关疾病。饮食方面,应避免高糖食物,因为某些类型的糖尿病可能导致肤色变化,如乳糜泻性糖尿病。
2024-02-12 浏览8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