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化疗对肝脏的影响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化疗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药物性肝炎、肝脏纤维化、肝脏水肿等肝脏相关并发症,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肝脏肿瘤。
1.肝功能损害
化疗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破坏异常增生细胞的同时,也会干扰正常细胞的功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可引起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黄疸、凝血障碍等。
2.药物性肝炎
某些化疗药物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引发炎症反应。可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发展可能引起肝硬化。
3.肝脏纤维化
化疗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会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纤维化斑块。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脾肿大等情况,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门脉高压症。
4.肝脏水肿
化疗后可能会诱发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至组织间隙中。轻度的肝脏水肿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重度的肝脏水肿可能导致腹部不适、体重迅速增加等。
5.肝脏肿瘤
化疗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潜在致癌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促进基因突变积累,增加发生肝脏肿瘤的风险。肿瘤生长可能导致黄疸、腹水、消瘦等症状,还可能伴随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
接受化疗期间,患者应注意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酒精及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若出现持续性肝区疼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
66
2024-03-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