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瘙痒
真菌性尿道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当真菌刺激尿道时,会导致局部出现瘙痒的症状。尿道瘙痒通常出现在外阴部和尿道口周围,有时会伴有红肿和脱屑。
2.尿道灼热感
由于真菌侵入尿道后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灼热感的发生。这种感觉主要集中在尿道内部,可能伴随有刺痛或灼热的感觉,在排尿时更为明显。
3.尿频
真菌性尿道炎会引起尿路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导致膀胱敏感性增加。膀胱受刺激后会出现频繁收缩的情况,从而引发尿频的现象。患者可能会感到尿意急迫,需要频繁地去厕所,尤其是在夜间。
4.尿痛
真菌性尿道炎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使尿道变得狭窄,此时排尿时尿液经过受损的尿道黏膜,就会引起疼痛。尿痛通常发生在排尿时,但也可能在排尿前后出现,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滴沥状排尿。
5.白色浑浊尿液
真菌性尿道炎中,真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会使尿液呈现白色浑浊的状态。观察到的白色浑浊物可能是絮状沉淀物,通常在排尿结束时最为明显。
针对真菌性尿道炎的症状,可以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以防耐药性的发生,同时建议多饮水促进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