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大便长期不成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大便长期不成形可能是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结肠癌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从而引起大便性状改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由多种因素导致肠道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进而出现大便性状改变。患者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不适症状。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胃肠病,由于遗传、精神心理障碍等因素引起胃肠道动力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使机体对刺激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导致大便性状改变。典型表现为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等。针对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考虑口服复方苯乙哌啶片改善症状,但需注意个体差异。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上腹部不适,如疼痛、胀气、恶心呕吐等,这些不适可能导致食物不耐受,进而影响大便形态。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摄入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如高脂、辛辣食品。
4.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指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增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进而引起大便性状改变。可通过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助于恢复正常排便。
5.结肠癌
结肠癌是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的肿瘤,当肿瘤增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影响结肠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大便性状改变。确诊通常需要通过结肠镜检查并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如结肠次全切除术。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和潜血试验检测,以监测大便形态变化以及潜在的出血风险。若症状持续未得到改善,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例如结肠造影或超声波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器质性疾病。
66
2024-01-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