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夜间进食综合征是什么?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夜间进食综合征是指在夜间醒来后出现的无法抗拒的进食冲动,导致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
夜间进食综合征可能与生物节律失调有关,涉及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异常。这些区域控制食欲和睡眠周期,当它们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夜间进食行为。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症状,还可能伴随有代谢综合症的症状如高血压、高血糖等。
针对夜间进食综合征的常规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测以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态,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测定。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理评估,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或精神分析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治疗夜间进食综合征通常需要个体化的综合管理策略,包括心理咨询、饮食咨询和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可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或精神分析,而饮食咨询则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为了更好地管理夜间进食综合征,建议患者避免在睡前摄入大量食物,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食品,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
66
2024-03-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