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和肾炎的区别在于检查方式不同、检查内容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等。
1、检查方式不同
尿路感染一般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的方式进行判断,主要是对尿液进行化验,观察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等指标,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的情况。肾炎一般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肾脏B超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主要是对尿液中蛋白质、血液、细胞等指标进行检查,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肾炎的情况。
2、检查内容不同
尿路感染一般是指尿路上皮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肾炎一般是指肾小球损伤而引起的疾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3、症状不同
尿路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血尿的情况。肾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发热、乏力、腰痛等症状。
4、治疗方式不同
尿路感染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能够起到抗炎杀菌的效果。肾炎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醋酸片、甲泼尼龙片等,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5、预后不同
尿路感染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以后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而且预后比较好。肾炎的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从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甚至会引起尿毒症。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