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病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辅助检查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肾性高血压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导致的血压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动脉狭窄等疾病。而高血压肾病是由于肾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的血压升高,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
2、症状不同
肾性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律失常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情况。而高血压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水肿、头晕、心悸等情况。
3、治疗方式不同
肾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而高血压肾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也可以通过透析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预后不同
肾性高血压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并发症,影响身体健康。而高血压肾病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肾动脉狭窄、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影响身体健康。
5、辅助检查不同
肾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的情况。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血尿素、肌酐水平升高的情况。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盐分,以免加重高血压的情况。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压。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