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大便结石是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大便结石可能由长期饮食不当、胆道梗阻、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长期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时间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挑食等,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从而引起便秘的情况发生。由于粪便中的水分被肠道反复吸收,导致其干结而形成硬块。改善饮食结构是关键,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多喝水,保持规律作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2.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是指胆管内出现阻塞物,阻碍了胆汁流动,进而影响到大便的正常排出,导致大便变硬并形成结石。对于胆道梗阻引起的结石,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例如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从而引起大便结石。针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常用药物有熊去氧胆酸片、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以及消旋山莨菪碱片、间苯三酚注射液等解痉止痛类药物。
4.胆管炎
胆管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胆管炎症,当炎症累及胆管壁时,会引起局部水肿和狭窄,进而导致胆汁流通受阻,易形成结石。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通常选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等;若为厌氧菌所致,则需联合使用甲硝唑片、奥硝唑片等抗厌氧菌药物。
5.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可导致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正常流入小肠,进而逆流进入血液中,使胆红素水平升高,此时胆盐浓度降低,促进钙离子与胆红素结合形成胆石。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利胆药物来缓解症状。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和质地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胆道系统状况。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