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脱肛的原因及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脱肛的原因及治疗因排便功能紊乱、腹压增高、盆底肌肉发育不全、直肠黏膜脱垂、先天性巨结肠等病理因素引起。家长需带孩子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排便功能紊乱
排便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肠道压力增加,进而引起直肠壁下移,久之可导致脱肛。可通过药物调理改善便秘和腹泻的情况,如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
2.腹压增高
腹压增高的情况下会导致肛门周围组织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出现脱出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进行缓解,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
3.盆底肌肉发育不全
盆底肌肉发育不全是由于先天因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薄弱,无法有效固定直肠位置,易发生脱垂。针对此病因,建议加强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以增强肌肉支撑力量。
4.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黏膜脱垂是由于直肠黏膜下层组织松弛或过度伸展所致,当咳嗽、喷嚏等原因使腹内压突然升高时,就会促使直肠向下移动,严重者甚至会滑出肛门外。对于轻度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硬化剂注射液注入到痔核根部,能够使黏膜产生无菌性坏死而脱落。
5.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由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或缺如导致肠道蠕动障碍,近端结肠继发性扩张,形成巨结肠状态。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方法,例如结肠次全切除术、结肠全切加回肠造口术等。
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习惯和大便形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直肠指诊、钡灌肠X线检查以及直肠镜检来评估病情。
66
2024-02-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