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皮肤微小伤口进入机体,在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组织发红、肿胀和疼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进行治疗。
2.链球菌感染
由于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失调,使致病性较强的细菌如链球菌得以大量繁殖,进而诱发炎症反应,出现化脓现象。针对此病因引起的脓疱疮,可以按医嘱用碘伏消毒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预防感染。
3.接触传染源
当患者的皮肤屏障受损时,接触到带有金葡菌或链球菌的物品或直接与其身体接触,则可能导致其被感染而发生脓疱疮。对于由接触传染源所致的脓疱疮,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配合医生通过紫外线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
4.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对抗体原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侵袭,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针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易感人群,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频繁用手触摸患处,以减少继发感染的可能性。
5.皮肤外伤
皮肤外伤会导致皮肤完整性受到破坏,为细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细菌滋生和扩散,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脓疱。若是由皮肤外伤引起的脓疱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黄柏去癣搽剂、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用品。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完善细菌培养、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便于进一步确诊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