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0- 39.net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且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症状,与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有关。
慢性功能性便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规律等。这些因素导致肠道运动功能紊乱,进而影响食物残渣在肠道中的正常运行,增加水分吸收,最终形成硬便并难以排出体外。患者可能出现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大便干结、排便时需要辅助手法以助于排便、肛门直肠梗阻感、腹胀、腹部不适、长期用力排便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排便后仍觉粪便未完全排尽、需用手抠挖帮助排便、肛门疼痛、出血、痔疮、肛裂、瘙痒等症状。
针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常规检查包括直肠指诊、钡剂灌肠造影、结肠运输试验、盆底肌电图、生物反馈疗法以及心理评估等。其中,直肠指诊可了解肛门括约肌情况;钡剂灌肠造影可以观察结肠形态是否异常;结肠运输试验能够反映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盆底肌电图和生物反馈疗法可用于评估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心理评估有助于识别是否存在精神压力引起的排便障碍。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通常采用药物泻剂、益生菌制剂、促动力剂、中药调理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润滑性通便药,以及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药来缓解症状。
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芹菜等,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