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经常长疙瘩有脓,可能和毛囊炎、外耳道疖肿、急性外耳道炎等原因有关,原因不同所采取的处理措施也会有所差异。
1、毛囊炎
当外耳道部位的毛囊受到细菌感染时,可能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外耳道出现疙瘩,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引起化脓。此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通过远红外线照射改善。
2、外耳道疖肿
属于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大多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不仅会导致外耳道部位出现疙瘩,还会有脓液流出。早期时可给予鱼石脂甘油、鱼石脂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已经形成脓肿,则需要采取手术进行切开引流。
3、急性外耳道炎
当外耳道部位的皮肤抵抗力下降时,可能会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导致外耳道出现疙瘩,并伴有耳朵疼痛、肿胀、分泌物增多等。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也可给予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除上述较为常见的原因外,也可能和其他原因有关,如外耳道囊肿等。若患者症状持续不见好转,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