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排血量一般是指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心输出量是指每搏输出量,两者的区别在于定义、作用、范围、机体状态等方面。
1、定义
心排血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正常成年人的心排血量为每分钟60~100ml。心输出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泵出的血量,正常成年人的心输出量为每搏输出量50~70ml/min。
2、作用
心排血量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循环,还可以将血液运输至身体的各个部位,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心输出量是指每搏输出量,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还可以反映心脏的供血情况。
3、范围
心排血量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用于评价心功能。心排血量可以通过心脏彩超检查进行测量,还可以通过动脉血压测量的方式进行判断。心排血量是一个单独的指标,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4、机体状态
心排血量可以通过机体状态进行判断。如果患者处于平静状态,心排血量一般是正常的。如果患者进行了运动,可能会导致心排血量增加,此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5、异常表现
如果患者出现心排血量异常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心输出量异常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四肢冰冷、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建议患者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