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拔罐十多分钟起水泡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湿气过重、过敏、烫伤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现象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气等方式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通常在拔罐后会出现局部皮肤红润的情况,如果患者体内湿气过重,可能会导致罐内的压力过大,从而引起皮肤起水泡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及时擦干水泡,避免挠抓患处,以免引起皮肤感染的情况。
2、操作不当
如果在拔罐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罐内的压力过大,从而引起皮肤起水泡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毒的针具将水泡挑破,并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烫伤膏、红霉素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3、湿气过重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湿气过重的情况,在进行拔罐时,可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从而引起皮肤起水泡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过敏
如果患者对拔罐所使用的器具或者是罐内的气体过敏,也可能会引起皮肤起水泡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5、烫伤
如果在拔罐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烫伤,从而引起皮肤起水泡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皮肤破损、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生理盐水等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烧烫伤膏、红霉素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拔罐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另外,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