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体位性低血压什么意思

郝宝顺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时出现的血压下降。
当个体从卧位迅速转换为站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会向下流动,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此时,心脏需要增加收缩力度以维持血压稳定,但可能无法及时调整,从而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能会经历头晕、眩晕、视力模糊、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昏厥。这些症状通常在站立或坐起后数分钟内发生,而在躺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缓解。
为了诊断体位性低血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这是一种评估站立位血压变化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静息状态下和活动后的血压来确定是否存在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轻度的体位性低血压,可以通过逐步起床、避免长时间站立、穿着弹力袜等措施来改善症状。而对于严重的病例,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类药物提高血压。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突然站起,特别是早晨醒来时,可以先平躺片刻再缓慢起身。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有助于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