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移位后一般不能走路,以免加重病情。
距骨移位多是由于外伤所引起,比如从高处坠落、受到车祸伤等,会导致距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破坏,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距骨移位后还继续走路,可能会导致局部的骨骼出现再次损伤,引起明显的疼痛、肿胀等症状,还会导致局部的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从而造成骨骼坏死,引起踝关节不稳定,所以距骨移位后一般不能走路。
如果患者出现距骨移位的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患者只是轻微的移位,可以采取手法复位,并使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如果患者出现粉碎性骨折或者骨折脱位,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内固定治疗。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早下床活动,以免影响病情恢复。另外,患者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利于身体健康。